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2.0 |2025年02月18日 |HD国语版
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
  编 导 组:牛 畅 佟承杰 朱正本 张士燮 姚学诚 胡大德 谷 娣 孟兆祥
  导 演:华 纯
  摄 影:薛伯青
  录 音:郭大震
  化 妆:李洪泉
  美 工:刘竞生 张敦仁
  剪 辑:陈国强
  助理导演:张 一
  特技设计:佟翔天 马勋超
  特技摄影:钟 岳
  解 说:白景晟
  制片主任:江亚光
  主要演员:秦万檀 孟兆祥 罗棠因 罗棣因 宋世珍 鲁艺显 苏海玲 辛佩文 王金山 刘治普 张 毅 高国栋 李 光 陈小曼
  独 唱:马玉涛 (特邀) 秦万檀 潘天惠
  演 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 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合唱队
  演 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
  乐队 指 挥:王世儒
  曲目:
  01.国际歌
  02.工友农友闹革命
  03.西江月井岗山
  04.毛主席领兵上了山
  05.送郎当红军
  06.当兵就要当红军
  07.黄洋界
  08.八月桂花遍地开
  09.一杆红旗红遍天
  10.苏维埃歌
  11.告别老乡
  12.十送红军
  13.北上红军要出发
  14.盼红军回故乡
  15.红军不忘老故乡
  16.会天亮
  17.娄山关
  18.杯杯美酒送红军
  19.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
  21.翻雪山
  22.越草地
  23.长征
  24.我们是铁红军
  25.松花江上
  26.勿忘九一八
  27.统一战线打东洋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9.义勇军进行曲
  30.八路军军歌
  31.大刀进行曲
  32.到敌人后方去
  33.新四军军歌
  34.我们在太行山上
  35.游击队之歌
  36.延安颂
  37.咱们领袖毛泽东
  38.南泥湾
  9.红旗满天漂
  40.东方红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经过 1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的. 这场大型歌舞给罗、刘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国途中经过沈阳,沈阳军区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招待晚会,演出了四首革命历史歌曲.刘亚楼看演出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一大批深受广大军民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一直传唱至今.当时正赶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迫切需要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艺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不久,刘亚楼在杭州开会,见到了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刘亚楼对张双虎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懂得不多,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传统教育.前不久,沈阳军区唱了四首歌,你们空政文工团也应该唱几首.” 空政文工团经过研究,决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负责这项工作. 在组织创作人员讨论时,有人问道:“刘司令员怎么想起来让我们唱革命历史歌曲?”牛畅说:“听说在朝鲜访问时他看过一个大型歌舞.”这时舞蹈编剧佟承杰也说:“总政歌舞团去了,他们在朝鲜也看过这个大型歌舞.”于是,牛畅马上派人去总政歌舞团,要来了那场大型歌舞的中文节目单.节目单的总题目是:音乐舞蹈史诗《三千里江山》,内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结合. 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仔细看了节目单后想起了一件事,他问牛畅:“我记得你在太行山时不是搞过一个大型活报剧吗?我看这个大型歌舞和你搞的那个活报剧差不多.” 之后,牛畅回忆了当年搞活报剧的一些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创作人员逐渐统一了思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歌舞.
  1960年,空政文工团决定派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词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指定由张士燮担任文学编辑. 在罗霄山脉刚刚披上嫩绿新装的时节,张士燮等人来到井冈山.他们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县的山山水水.在茨坪敬老院一些老红军那里,他们了解反“围剿”斗争的情况. 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等人找到她时,她的歌喉,还是像当年那样嘹亮动人,她激动地当场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当时,张士燮等人在南昌正赶上了江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吉安专区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口语化,纯粹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出来的.唱词中掺杂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听到这歌声,张士燮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本子记下来并连夜整理,这就是至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十送红军》. 回到北京,张士燮等人又拜访了原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王长德.老人听说是征集革命历史歌曲,非常高兴,当时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嗨,张灯又结彩呀嗨,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外,他们还把在1959年全军第2届文艺会演中的《葵花舞》、《飞夺泸定桥》和反映红军过草地的双人舞《艰苦岁月》进行了加工整理. 剧本成型后,空政文工团将它暂定名为《光辉的历程》,并将剧本送给了刘亚楼. 有一天,罗瑞卿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排练一个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员解释说:“听刘司令员说您和他在朝鲜看了一个大型歌舞,他回来后让我们搞的.”罗瑞卿说,“人家有3000人,你们才300人,我看你们别搞了!” 这事马上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我让你们唱历史歌曲,你们怎么搞了个大型歌舞?是谁让你们搞的?你们懂得什么是光辉的历程?” 这时,空政文工团的同志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议论,但大家还是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地排练着.
  196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人民日报》等几个主要报纸都刊登了《光辉的历程》即将公演的海报和消息. 当时,刘亚楼在长春,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马上给空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打电话:“怎么又叫《光辉的历程》,还上了报纸了?” 王辉球主任在排练时连续看了一个星期,他认为这部作品绝对没有问题.但现在刘司令员追查下来了,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他带着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去向刘亚楼作检讨. 刘亚楼说:“你们不要给我作检讨,你们去给罗总长作检讨吧,连罗总长的话你们也不听,你们向我检讨什么!” 从刘亚楼家里出来,大家沉默不语.这时牛畅说:“我们搞的实际上是个表演唱,我看改个名字,干脆就叫《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吧.”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于1961年8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演出,共在北京演出了8天,观众达2万多人,以后又进行了几场招待演出.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 对这部作品,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那些老同志看后更是赞不绝口.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剧照和曲谱,并发表评论,称之为“革命历史的颂歌”,“激动人心、亲切感人”、“受到了一次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 罗瑞卿看完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他对大家说:“你们乱给我讲嘛!什么歌舞,这明明是歌剧嘛!” 刘亚楼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改得挺好嘛!我叫你们唱歌,你们举一反三,这样做就对了!有几个演员表演得很好.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工修改.我们空军的全体常委请你们吃饭,祝贺演出成功.”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共9场16景,演唱了46首歌曲.其中包括《秋收暴动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师歌》、《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南泥湾》等等.在艺术表现上,有合唱、有诗朗诵,有人物、有情节,有舞蹈、有演唱,每场都有主题并用朗诵词加以串联.当时在国内舞台上还没有“音乐舞蹈史诗”这一概念,究竟叫什么,在当时的首都文艺界曾引起了一番争论. 1962年5月26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三位元帅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委吴法宪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 应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请,空政文工团不久去了上海,在上海市人委大礼堂演出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达7.2万多人.这一年,上海市的文艺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团的思路,创作出了一部规模更大的节目,定名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部作品对中国的歌舞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时间进入1964年,周恩来在看过空政文工团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这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便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1964年6月,张士燮等人正在创作《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第二部,这时,他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东方红》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担任,副组长是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陈亚丁.领导小组成员还有时乐碕、胡国光、李伟等.下分文学组、音乐组、舞蹈组、舞美设计组.组长分别由魏风、乔羽、徐怀中、张士燮、任红举等同志担任. 1962年初,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对《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称提出修改意见,他认为,该剧以大合唱《东方红》和葵花舞作结尾,因此,名称最好定为《东方红》.李伟的这个建议很快就报给了周总理并最终得到批准.于是定名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划时代的艺术巨作,其创作队伍和演员的阵容都非常强大.演员以驻京各大文艺团体为主,同时抽调了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文工团等单位的演员,共3000多人,仅合唱队就有1000多人. 在《东方红》的序幕《葵花向太阳》后,共有8场,一直演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年,毛泽东主席看过以后,提出不要搞得那么长,演到新中国诞生就可以了.根据毛主席指示,删去了第七、第八两场.1965年,又将它拍成了彩色艺术片,共收入了序幕和一至六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在总结会上对空政文工团所付出的贡献和辛勤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再提到,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两个歌舞的基础上创作排演出来的.

猜你喜欢
换一换
58060
2.0
HD中字
爱拼才会赢
2.0
上映时间:2025年02月18日
主演:王小玉,张涛,唐大刚
简介:

毕业在即,陆慧琴演讲的一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企业向她抛出橄榄枝,但是她却坚定的拒绝了所有的邀请。在大家的追问下,陆慧琴不禁回想起之前所经历的事情。 陆慧琴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因为家里贫困,是村里的老村长陆德富资助她上了大学。离开村子的那天,陆慧琴告诉老村长爷爷,如果自己有出头之日,她想远离这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地方。老村长爷爷听后一阵沉默,但是她只对陆慧琴说了一句话,“人要明白活着的责任和存在的意义”。 陆慧琴大学期间有三年都没有回过家,因为每个假期她都要辛苦的打工赚取学费。这一天,她的母亲托人捎来了口信,陆德富因为日夜操劳身体出现了问题,陆慧琴这才决定回到那个她一直逃避的地方探望老村长。 回到家后,陆慧琴本想劝说老村长不要如此操劳,但是因为看到村民们对老村长发自内心的敬重,这让她说不出来已经到嘴边的话。陆德富知道陆慧琴想说什么,他只是拍拍陆慧琴的肩膀让她安心。 陆慧琴走在村子里,村民们之间的生活琐事让她回想到了很多。小的时候,她也曾给村民们惹下不少麻烦,但是依照村民淳朴的性格怕是早已经忘记了。陆慧琴路上偶遇发小柱子,他此时正在与村里的李铁新因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 陆慧琴帮助柱子解决了争端,柱子热情邀请她到家里吃饭。柱子家里生活拮据,但是他们还是依旧还是做了几个菜。陆慧琴看着在一旁偷看桌上肉片的两个小侄子,心里似乎有些触动。陆慧琴和柱子谈了许多事情,也分析了村里的许多弊端。柱子很佩服陆慧琴的见识,但是在得知陆慧琴以后并不打算回来的时候,他只能按下了心里的许多念头。 陆德富的身体慢慢有所好转,陆慧琴便有了离开的念头。这一天,陆德富带着陆慧琴在村里转了一圈,然后想听听陆慧琴的看法。陆慧琴从村里的基础设施,村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问题。 陆德富提出想让陆慧琴毕业之后留在村里,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但是陆慧琴却迟迟没有说话。陆德富知道陆慧琴的心思,因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所淡化的。陆德富没有急着得到陆慧琴的答复,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老村长希望陆慧琴帮忙解决村民眼下的难题,帮助他们将粮食卖出去。 陆慧琴看着老村长苍老的脸庞不忍心拒绝,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陆慧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村民发展粮食渠道,这让村民们都深深的感激。帮助村民解决了眼下的难题,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陆慧琴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此时她似乎明白了老村长之前所说的话,“人要明白活着的责任和存在的意义”。 陆慧琴结束了论文演讲,随后告别了老师和同学踏上了回村里的路。陆慧琴回到村里,承包了大片茶园,但是却受到李铁新的讥讽。李铁新没少给陆慧琴使绊子,但是陆慧琴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部解决。陆慧琴没有再理会李铁新,反而雇佣了村里的妇女和老人采茶、炒茶。不仅陆慧琴茶园办的红火,这也让村民们额外多了许多收入。 为了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发展农村经济创新,陆慧琴建议陆德富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劳动培训以及文化教育。村民的生活慢慢得到改善,陆慧琴的提议也在村民的积极实施。陆慧琴提倡农业多样化发展,因此不少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承包鱼塘、花卉大棚和果园等,王二、李铁新和柱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陆德富却因为身体原因还是去世了。此时村里开始公开选举新的村长,希望能有人继续带领大家走向致富路。李铁新也是村里的致富好手,但是在公开选举中还是落败给了陆慧琴。李铁新心中并不服气,但是陆慧琴表示她如果不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她一定会辞去村长的职务。 李铁新经过村里信息科技培训,很快联系到了花卉销售新渠道。此时他自信满满,一定会比陆慧琴更成功。与此同时,陆慧琴鼓励大家修路,但是李铁新却以劳民伤财为由想要弹劾陆慧琴。陆慧琴的用科学理念说服了村民,李铁新的想法再次落空。 陆慧琴提倡大家学会运用现代化、工业化、机械化生产。陆慧琴还亲自进了城联系工厂,希望实现村里产业项目化运作。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分析下,陆慧琴还合理借助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政策补贴,实现村里的合理化增值。村民们的生活稳步提升,大家都对陆慧琴心悦诚服。 此时李铁新的销售渠道出了问题,很多花卉都被退了回来。李铁新心中着急,只能向陆慧琴求助。陆慧琴也并没有在意李铁新之前的所作所为,她联系工厂将李铁新的花卉收购加工,终于解决了李铁新的难题。 李铁新改变了自己,开始帮助陆慧琴发展村子。在陆慧琴的带领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化水平逐渐提高。村民们都有了出头之日,生活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拮据。陆慧琴远远看着自己村子的建设,脸上挂起满意的笑容。

58060
HD中字
爱拼才会赢
主演:王小玉,张涛,唐大刚
评论区
统计代码